搜尋此網誌

2025年11月7日 星期五

尋找Michael Jackson(五)

 

歌迷送給MJ的畫作,旁邊的是MJ的回信。雖然回信有點公式化,但一個大明星會因為小小的畫作而回信,如果我是歌迷會相當開心。



(寫在2025:首先說說我的白頭髮和掉髮,現在好像比以前更嚴重了...我挺討厭白頭髮啦...

至於「童年」,到現在我當然還希望人們多體諒MJ。今天我重讀自己這篇文章時,想起看過有條影片講述10位認證過,智商高於110的天才,有位更高達300!其實我沒看完,因為除了愛因斯坦,其餘全部都不認識,對他們精通的範疇更是一竅不通,越聽越不明白和悶便沒有繼續看下去,但很深印象的是有條評論說(應該是看完的人)即使這麼聰明,很多也只不過成為了一個教授,並無很突出的成就、明顯改變世界和歷史的偉蹟。那如此聰明又有什麼用?

我們把喬布斯列為偉人,因為他真的創造了改變人類、改變時代和改變歷史的東西,而不是單純因為他的智慧和創造力,否則他有這些能力,關你我什麼事?

而MJ也一樣,他在音樂、音樂錄影帶、促進不同人種的和諧和交流上有巨大貢獻,沒有他,世界便不一樣。)


Childhood


看報紙得知,數學神童沈詩鈞用了4年時間完成學士和碩士課程,提早了一年畢業,成為全港最年輕的大學生。

我也替他開心,這是件好事。

還記得他剛入學時的情景,原來是4年前的事!4年,好像過4日那麼快。(原來我也老了4年!自己完全不覺得…)

見到網友很多的評語是,他的童年就是用來讀書,好像淪為成年人滿足虛榮心的工具,錯過了一般小朋友應該經過的階段和享受。作為神童的代價很大。

曾幾何時,我也希望自己是個神童或資優兒。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個與別不同的人吧。

很多很多年之後不知是誰談起,說有人提議過帶我去檢驗的,不過我媽不懂,所以就沒有去驗了。大概我有點鬼靈精的小聰明吧,也會因「百卦」而看姐姐的課本,所以好像很「勁」的樣子。其實有的都是些「好的不會去做」的壞聰明啦!

看到網友的評語,我想起MJ。

有時看到他用一個很傷感的眼神,垂著眉說 “My childhood was taken away. I cannot recreate that part of life.”其實我不懂。我媽常說她十一歲出來工作,照顧六、七個弟妹;我自己也在十四歲時做第一份兼職。真的讓我覺得,很多人小時候都開始工作,童年都是什麼也沒有。

今天,我長大了,從網友的評語中,我開始懂。

MJ小時候如何刻苦不在這裏多說。我只是想得到,人們看見了他的天份和可塑性,如網友說,提早開始了成年人的生活,讓人去包裝,賺名賺利,把他的童年,斷送在成年人的虛榮心上,令他的童年過得那麼濃縮,值得回憶的那麼少。

MJ,我為你難過。

 

有件事我挺意外,就是大家見到沈詩鈞,都會不約而同地覺得他作為神童,有得也有失,希望人們給他一些空間。

為何沒有人這樣去看MJ呢?

有好些人也提出「少時了了,大未必佳!」,也有人怕他經不起失敗而自毀。

MJ,可說是極少數能打破這條常規的人,造出比小時更輝煌的成績,而且他沒栽在酗酒吸毒的手裏。(如果閣下仍相信MJ是隱君子的話,那就請再去看多些資料,再了解一下吧。)

很記得一句手錶廣告的口號:少年得志,憑天份;成就傳奇,憑意志。

我覺得很適合用來形容MJ。

既然大家也看到成名的代價,為什麼不讓他多點空間、對他多點體諒呢?他也不過是個人。

他有首歌叫Childhood,以前總不愛聽。但今天聽,很心酸…

他婉若而高音的聲線,緩慢的旋律,道出了他的結了痂但仍有痕的傷、內心處隱隱的痛,但我們還是未能及時明白…總是那麼後知後覺。

 

(說個題外話,報上說沈詩鈞有些白髮。話說我大概十二歲的時候,也很多白頭髮。雖然未致於滿頭都是,但總有十多二十條。我姐間中就會找到一條,找到第一條就會找到第二、三條…十來歲不該會有白髮嘛…所以覺得十來條很多。有多都是半黑半白的,我覺得很怪…開始懷疑是不是有病?但除了白頭髮和會掉頭髮(我比其他人掉頭髮掉得多。以前家裏的人會向我投訴,在我洗頭後很多掉髮會積在去水口;偶然也有洗頭的師傳會跟我說我很多掉髮。我倒不在意啦…在意有什麼用?反正也會掉!所以我的頭髮是比較少,但不算嚴重。我早有心理準備,如果太難看,就會剷光光,以後也不用洗頭了!有些事不要太固執和勉強,自己辛苦而已。),身體沒有其他問題,所以也沒去管啦。我姐推測,可能是生長時,相關的養份缺得快而致。

後來發現,校內有些成績很好的師兄也很多白髮,起碼有半個頭。心想,讀書還是不要這麼用功…我發現,比較用腦的期間真的會較多白髮。十二歲的時候就是剛開始寫作,常常都在寫,而且也喜歡天馬行空地胡思亂想,想些壞點子…後來有一段時間沒執筆,好像真的少了很多白髮,到後來工作壓力相對大了一點,及開始再寫作,又有幾條了。)

2025年11月4日 星期二

尋找Michael Jackson(四.四)

 

MJ的簽名應該很多人見過了吧。這張紙很可能來自Neverland,看到下面的logo便知道了。



(寫在2025:我不想再寫或再提珍品廊改變的種種,只想說去了澳門好幾遍,依然有些地方沒去過!觀音像啊,好像有個叫黑沙海灘、還有纜車都沒坐過!細小的澳門,居然遊來遊去都遊不完!到底何時我才能遊完整個澳門?)

愛在澳門這一天(4)


日本發生了史無前例的巨大地震,我未有空去了解這件事(其實也有點不想去理解...太可怕了。),但肯定有不少人要遭受這種別離的痛。花個十多廿年,城市可以復原得以前一樣,甚至更勝從前,但失去所愛的人,心就如被割了一大塊肉出來。人始終是人,不是說堅強就能堅強起來。面對著大自然(死也是自然的一種),人是多麼的脆弱和無力!

忽然想起,大概在98年時,MJ曾為神戶地震製作過歌曲,由J-friends來唱,歌名叫People of the world。如果他今天還在,一定為這次地震而心痛,繼而會做些東西;就算什麼都做不到,也會留心事態的發展。不要以為他只是高高在上,興趣就是整容,躲在夢幻樂園的大閘後抱著三個子女什麼也不管。他完全不是這種人。我想,他對時事的觸覺、對他人關心的程度,會叫很多人慚愧。

在這裏,我想用People of the world來為日本的人民打打氣。我深信MJ對他們的關心不減當年,只是他再無緣為大家作曲。現在也是全世界的人團結一致的時候了。)

希望這個珍品館可以不停向前,越來越多東西看吧,否則來了一次便以後也不用來。不一定要放MJ的真品,只是有關他的東西,能讓人認識他的物品都可以放在這裏,或者不時換些裝潢,讓我們這些歌迷可思憶一下他。

(我最近都在想,除了Billie Jean的場景,還可以放哪個?哪個夠吸引?Smooth Criminal? Remember the time?Bad?還是...Thriller?其實Smooth Criminal應該不錯。)

離開了珍品廊,我也有逛了逛澳門,相比之下,香港好像比較新和先進。很記得在澳門還見到那些入硬幣然後要扭制的咪錶,在香港應該很難找得到了;而且在粵通碼頭看過去,很多舊樓,很像深水埗和九龍城待拆的舊樓,但數目感覺上仍不比這裏多。觀音像和媽閣廟都沒有去,但去了大三巴。有點訝異原來大三巴不單是一塊大樓牌(以前以為是),裏面有很多乾坤,看到地下室裏面耶穌釘十架的像覺得很震撼,因為一進去就首先見到(偉大的耶穌...);不過也覺得很怪,澳門這個如此有西方宗教歷史的地方,賭業居然也這麼興旺。上帝是不容許賭博的啊,隨著宗教傳入應該約束、甚至禁止了賭業。

本來想去去金紫荊廣場,最後也沒去,然後就回香港了。

今次玩得不算太盡興,但學到很多,最想去的目的地也很順利地參觀過了。有人說我今次旅程後成長了,得到比失去的多,這趟旅行也值得了。在我來說,本來我是挺不開心,但事情已經發生。記得有句這樣的話:「要經歷過才有資格說。」嗯,我現在又多一點「資格」說話了。無人想經歷不開心的事,但就是因為愛過、痛過、經歷過才會理解當中的感受。

有些人只會開口說漂亮話,說什麼「只記著開心的部份就好啦」。人不是電腦,不能選擇只記什麼,不好的記憶一筆鈎銷。我真的覺得,經歷的時候不好受,但唯有經歷過,才會懂。


2025年11月1日 星期六

我的配音王子

 之前提過我的配音公主。

有公主自然有王子,我的配音王子是郭占美。

他原名郭志權,只是他英文名叫Jimmy,所以很多人叫他占美。

他的聲線當然不能用甜美清脆來形容,否則嚇死人。我會形容他的聲線很特別,聽起來很精神。

而我最喜歡的,是他把人物都配活了,活到像香港人,所以看他配音的節目很親切、很有感覺,不覺得在看外國節目。我相當喜歡看《幽遊白書》和第一代《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粵語版,便是想聽他配音。

我甚至聽過有人說本來很討厭幽助這個角色,感覺很自大,也挺自我中心,可能做事也有點不顧身邊的人和後果,但經過占美配音後,人物便變得鬼馬和富正義感。

我最近也在重溫第一代《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不但覺得跟漫畫大有不同,也不喜歡演員和拍攝手法,我會看只因想聽占美配音。他真的很「金田一」,比堂本剛演得還好。

我覺得以前的配音員不但聲線好聽,而且很「入戲」,感覺就是那個人物本身。他們會用角色的性格來說話,所以人物很立體,也會用香港的慣用語和表達方式,聽起來很舒服,就像身邊的人。可是現在的「配音」只是「把聲音加到影片中」,有時聲線還十分難聽!讀書一樣不如用AI來做好了。

很多人喜歡占美因為他配得很鬼馬。我很喜歡他配幽助和金田一那種吊兒郎當。他似乎很適合配那些很滑頭的角色。事實上我覺得他的聲音也很滑和響亮,很有特色。

不過他配比達那種很沉穩、成熟、不苟言笑的角色又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感覺。人們也喜歡占美低沉有力的聲音。

 

占美以前有個劇團叫「占米角」,我也購票看過兩次。內容不算是自己喜歡的,但有占美的演出一來覺得很新鮮,二來也看偶像。以前的配音員因為默默無聞,所以很神秘似的,很難才有機會看到真人!(第一次去看的時候,場刊內夾了徵演員的報名表,我也寄過照片去應徵!當然沒被選上。)

我很有印象的是,中場休息10分鐘,觀眾都紛紛起來伸展手腳和上洗手間,而占美則在台上做了10分鐘踏步機!當年年紀算是小的我,也沒有力氣做10分鐘踏步機!

雖然我不期望香港的配音員像日本的聲優那樣又開演唱會、又有很多幕前演出,但他們多一點其他作品和表演形式,我覺得是件好事。正如我以前說過,能看到偶像有其他不同類型的作品,作為粉絲的我一定會開心和歡迎。而占美其實很有才華。

 

很可惜的是占美早已離開了配音界,移民到了美國,現在也在當地從事製作,除了舊作品便很難聽到他的聲音。我真的很希望他有天能回來客串一下也好,很想再聽到他的聲音,很懷念他的鬼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