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假如明天是世界末日

 本來這篇文章該在74日的時候寫,但因為當天太忙太累而推遲了。

74日晚上的時候,我才驚覺到:「明天是『傳言中的末日』!」其實說是「世界末日」也不正確,漫畫家從沒說明地球會毀滅,只是說自己夢到地震和海嘯,呼籲人們要有防災意識而已。

不過有時我也會幻想明天是世界末日的話,我會怎麼樣?

一直以來許多影視作品、小說、遊戲等都以這為題材,毀滅的原因也不盡相同。我也寫過這種題材,但只寫了個開頭便沒再寫下去,所以沒法發表。

要是末日的話,其實我根本不能怎樣我無能力拯救地球,也覺得除了逃到另一個星球,完全別無他法,但我應該跟世上上億人類一樣,都無法做到以上兩件事,所以由不得我控制

我個人其實相信有「世界末日」。我覺得世間萬物有開始,便會有終結,沒什麼是永恆存在和不變。科學家也「計算」過,別說地球,連太陽也有壽命,只是不可能在我有生之年內結束,就算人類再大規模地破壞環境和消耗地球資源,我想也應該可以撐個100年,所以我親眼看到末日的可能性很低。雖然說還有什麼殞石撞向地球這種橫禍,但真有這麼「幸運」的話,我也只可能陪幾十億人類一起見證和經歷這個最後時刻。

但如果明天真的世界末日,剩下十來個小時,我會做什麼?有什麼心情?

74日的我因為最近很忙,事情真的很多,老實說心底裏有點高興明天就算誰願不願意,一切都會結束!剩下的事不用做了!!終於可以實現睡覺自由了!

其實仔細考慮後,問我到底想如何渡過最後在世的那段時間,我真的很想睡在床上!

一直以來我都希望自己能寫到最後一刻,死在自己的書桌上,這應該是我最光榮和開心的事,但如果是世界末日,其實我很怕看到淒慘和可怕的事。我不想看著水慢慢淹過自己的身體、人們爭相逃命、或者滿天石頭掉下來即使正在發生,我也不想看到!那躺在床上閉上眼就好。

最好一切就在我的睡夢中結束,沒有痛苦,一醒來便在第二個空間,或者乾脆沒有醒,成為沒有人發現的歷史。

我想我最希望的是「沒痛苦」。

我猜很多人都會選擇逃,用盡方法保命,但我總覺得根本沒有用,逃來逃去還不是在地球內!有人可能躲進地下幾萬呎的防空洞、什麼為極富有的人而設的保護所,但我真心覺得唯有離開地球才真的能避得過。地球是很危險的!!

有人一定不會像我這樣浪費最後的時間和生命,誓要過得有意義。我很嘉許這麼積極的人,只是我自己不會我想這個世界我最最喜歡的地方,還是自己的床吧。

 

世界末日令我想起一些人。

我認識/遇過一些我覺得很奇怪的人,我不知道可不可以稱他們為「挑剔」,但他們很多東西都不吃,例如有一點點髒、有一點點瑕疵,或者「我只用某牌子的廁紙,沒有的話我寧願不上廁所」、常常無病呻吟地喊減肥,浪費食物的人。雖然平常聽起來無傷大雅,但我常想要是到了緊急關頭,他們還會不會這麼有原則?老實說他們不吃,成千上萬的人等著吃!

和平,造就了人的任性。

請記得幸福不是必然。

 

(說到「幸福不是必然」,世界末日這個話題自然離不開一些傳道式話語。

我想,其中一個我相信有世界末日的原因,是以前唸基督教學校提到「末日」、「審判」,和以後聽到佛教說「末世」吧。

很多宗教,無論是正派還是邪教異端,都常說現在已離末日很近,現在正處於末世。

我只是一個很平凡的世人,真相如何我真的不知道,地球也許明天便毀滅,也許在幾億年之後;至於什麼審判、轉世我更難說得清。我很喜歡孔子的一句話:「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意思是連人都沒侍奉好,怎能事奉鬼?還是好好地做人,過好這輩子吧。

但我總能感受到現在跟所謂的「末世」很像,聖經《啟示錄》裏提到地震、「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不就常常發生嗎?

我記得讀書的時候,有次有位老師挺感慨地說,以前可能指他小時候兇殺案很罕見,所以一發生便全城轟動!但現在簡直是司空見慣,我們看到無反感無感覺了。

我印象中小時候也沒那麼多騙案、取巧、光怪陸離的罪案。當然因為科技一日千里,形成了新的犯罪手法和模式,但總覺得以前的人純良些、比較有道德。

「現今的世道邪惡。」我很記得聖經這句話。的確,現今的世道邪惡。

我不是想鼓吹什麼末日宣言,也不是想說邪惡的世界應被毀滅,更不是想說什麼大義澟然的警世良語,只是挺強烈地感受到,世界,或者說人類正漸漸走下坡。

到底地球是滅在外在不可抵擋的力量,還是滅在人類的手中?)

 

在此敬告所有未發薪給員工的老闆快點發薪!別以為世界末日便能躲開!何況現在世界還好好的!星期一大家要繼續上班啦!

(p.s我沒有被欠薪,但剛好傳言末日是75日,很多人4日還未收到薪水,都笑言老闆們跟懶惰的我一樣,希望過了一天後便萬事俱休。

可是房貸並不會因末日而停止。只要跟閻羅王說「要回凡間供樓」,連祂也會批准復活!這是子華神說的!沒有事情能停止「供樓」和「返工」!

2025年7月2日 星期三

尋找Michael Jackson(55)

 

隧道很會善用空間和位置,用來張貼MJ不同姿勢。總覺得MJ跳舞和這一拳很有力,完全沒人模仿得來。


愛得太遲

 

 

最心痛是 愛得太遲 有些心意 不可等某個日子

盲目地發奮 忙忙忙其實自私 夢中也習慣 有壓力要我得志

最可怕是 愛需要及時 只差一秒 心聲都已變歷史

忙極亦放肆 見我愛見的相知

要抱要吻要怎麼也好 偏要推說等下一次

 

《愛得太遲》  古巨基

 

我在個人的部落格提過,我前陣子去了澳門。

我上次去已經是十多年前,大家看這個系列那些MJ珍品館照片也看到日期了。

我去澳門最大的目的,便是去MJ珍品館。我每次去都是以朝聖的心情和心態去的,對我來說,從沒一個地方有這麼多MJ的物品和伴手禮。我總覺得酒店方非常有心,特意打造一個地方專門放他的物品,讓人能更容易了解MJ—雖然對酒店方來說其實這是個吸引客人的賣點。

以前這個珍品館有兩層,很大。一樓雖然是café,但有很多相關的伴手禮,例如有MJ肖像的杯子、杯墊、飾物等。對我這個超級MJ迷來說,買到有MJ物品,就如女人買到名牌包包和男人買到限量版模型。

二樓則放有鎮館之寶的水晶白手套和襪子、MJ的介紹和非常漂亮的仿《Billie JeanMV街景。全館不同地方都放有MJ簽名的物品、穿過的衣服等,真的是收藏了很多關於MJ的物品。

這個珍品館可是得到官方授權!絕不是老翻。

然後我一直忙忙忙,正如古巨基的歌所說一樣「盲目地發奮」、「有壓力要我得志」,總想再去參觀朝聖,但偏偏推說「下一次」。

十多年後的現在來看,大吃一驚!所謂的「珍品館」,只剩一個二百呎角落!

雖然一樓還是食肆,但MJ物品的櫃子只得兩、三個,最好笑的是明明是MJ café,裏面放的歌曲居然是其他歌手的歌,根本變成一家普通餐廳,供應意大利麵和飯餐。

到了二樓,發現只得角落裏有個像紀念店的二百呎的「店」,其餘的地方就在裝潢中。

最過份的是,MJ的物品只得半家店,店裏另一半是賣風馬牛不相及的玩具!

「鎮館之寶」雖然還在,但所有展品只得三、四個展示櫃。就算牆上掛了MJ的海報和照片

而當初很豐富的伴手禮,現在簡直寥寥可數那些首飾吊飾好些款式已經沒有,而大大小小的杯子只得數款,再來便是MJ幾張唱片影碟、幾款MJ籌碼、筆記本,和不知有沒有人買的衣服。

連普通的伴手店的貨品也比這裏豐富。這裏直可以用「疏落侷促」來形容。

如果我是第一次來,一定會覺得被騙,隨便放幾件東西便自稱什麼珍品館!說不定我家的藏品也比這裏多,只差沒有MJ簽名。

本來非常漂亮和多姿多采,號稱「亞洲第一個、全球第二大」的MJ珍品館,沒想到居然會淪落到這個地步!

我在店裏轉了很多圈,本來以為是不是只是裝修中,忍了很久才敢問職員:「這裏就是整個珍品館了?」職員答是,我聽完想哭。(希望職員說的「是」另有所指這刻真的在裝修,所以現在看到的便是全部,將來會回復原狀,甚至更漂亮新鮮。)

不過我知道,應該不會回復原狀了從他們在cafe內安裝飛鏢機開始,我便覺得這裏變得很不倫不類,漸漸失去了懷念和讓人認識MJ的意味;然後便是有MJ各造型的服裝出租供拍照、又擺了個很醜的人狼

大概,不是MJ迷的人來參觀了一次,下次沒有新意的話便不會再來;這裏也沒有什麼活動聚集MJ迷,或令MJ迷想再來。說不定舉辦一些MJ迷聚會、一些MJ舞比賽之類以MJ為號召的活動,能令這裏新鮮和吸睛些。

其實我也明白酒店方的決定,不賺錢還要花錢維護,土地這麼貴,當然要騰出空間來做賺錢的項目。

我來這裏除了想重溫這裏一切,最重要的是買十多年前已經想買的手套形耳環,因為當時沒有錢。這次有什麼想買,我便一次過買下來,雖然花了筆大錢。

因為我這是最後一次來,以後都不會再來了。

我買了幾個小馬克杯、長短兩副耳環和兩個吊飾,其餘的都不感興趣,因為款式少得可憐,又不好看,像夜冷店丟出來的二手貨色。

離開的時候我心情沉重得要死,唯一想起的古巨基這首歌:「最心痛是 愛得太遲 只差一秒 心聲都已變歷史 盲目地發奮 忙忙忙其實自私

為什麼我不早點再來?

為什麼我總是以為還有下一次!

其實根本沒有下一次了!

我以前有本港產漫畫,叫《愛在地球毀滅時》,內容是世界末日,裏面有句話我一直都很記得:

我們都會後悔 當未來只剩今天

我們一直都天真地以為還有未來事情可以遲些做、跟愛的人可以遲些才見、遲些才表達愛意

沒有!根本沒有未來!我們只擁有當下這一刻!

有什麼想做便做啦!有想去的地方去啦!有誰想見便見啦!去跟最在乎和最愛的人說謝謝和我愛你啦!

還等什麼?

 

世界有太多東西發生 不要等到天上俯瞰

 

 

獨步在澳門街頭,我覺得很孤獨。

我沒有太多自責,我只是以為在的景物依然會在,結果世界要變便變。

現代人老是說「忙」,到底我們在忙什麼?有沒有意義?

這些忙的事到底是不是真的超級重要,重要到我們付上一切,包括自己的家人、愛侶、健康,甚至自己?

其實我極之討厭別人跟我一起時要講電話,尤其講關於工作。很多人都覺得我很專制,或者這種執念很無謂和難以理解,這不過是很普通的事嘛。但到底有什麼比我和你一起更重要?如果要工作或處理其他不是性命攸關的事,為什麼要約我出來?別忘了我約了你出來,便預算我這段時間是屬於你,但原來你不是這樣想?你只不過把我當作救生圈?

現在我很討厭約人,覺得得不到相應的尊重。可能有人覺得我太認真和執著,但面對著我,想的是其他事和別人,那我算什麼?為什麼約我?倒不如別約。

回頭一看,我們可能只剩下一直在忙的事,身邊所有事物都失去了。

 

為未來 我們選擇犧牲今天

但我們都會後悔 當未來只剩今天

 

希望你不會跟我一樣愛得太遲。

 

(因此我在這裏極力推薦我在這個系列裏登出的照片,說我為自己賣廣告或者什麼都好。雖然我拍得一點都不專業,但現在非常慶幸以前這麼仔細地拍下珍品館每個角落,能讓我現在好好懷念。

其實珍品館很漂亮,展品又多,介紹又詳盡。MJ相當值得有這麼一個地方放置讓人看到他的物品和多認識他。

希望我今次看到的完全只是暫時,很快便回復原狀,甚至更勝一籌。

將來我也會多拍照片,趁事物還沒消失前。

以前我拍照只為好玩,但原來有實際功用。)


2025年6月30日 星期一

尋找Michael Jackson(54)

 

在台下很害羞的MJ,在台上完全是另一個人,看眼神和表情便完全感受到。


別賣慘了

 

首先我很感謝寫了這個系列,還寫了這麼多篇。不知有沒有人從第一篇看到這篇?有的話請讓我衷心說聲謝謝。

如果看了起碼5篇的讀者,應該會留意到我經常重複這幾句話:「我很討厭和恨陷害MJ的人。」、「MJ不應該承受這些苦。」、「當我看到還年輕的MJ,不禁想要是他知道日後有何遭遇,到底還笑不笑得出」或者相同的念頭和感覺。

我也提過,剛開始重溫他的資料和寫這個系列,一度很低落;甚至有個階段聽到他的歌會覺得有血的味道。

到了今天,我依然是很堅持陷害他的人不對,他不應該受這種對待。不光是因為他是巨星Michael Jackson。即使他只是個普通人,也不該經歷這種「糟遇」。誰對任何人都不應該和不可以有這種偏見、忘恩負義、貪婪和譭等。我首先是以人的角度和立場不贊同及憤怒,其次才是因為他是MJ。雖然我只是跟他素未謀面的歌迷,但有時在我心目中,他是個好朋友,甚至家人。誰也不喜歡自己的朋友家人被欺負吧。

然而,總是因為他而低落、一看到他年青時天真無邪地笑便心痛、為了對他不義的人而生氣,原來對我和他來說,都不是件好事。

這兩天我看身心靈影片有人這樣說,如果在一段關係、或者跟一個人一起,雙方不是在成長變好,而是越來越降級,這樣子不行。(我這裏只說個概括,這方面內容很多,加上一來這不是我提出,二來我只是在說自己的感受,不是在教人。但簡單來說就是兩個人一起,雙方沒成長提升,反而背道而馳,很影響顯化。當然啦!狀態、心境、感受繼而能量都不好了,怎麼能顯化好事物?)

我想,MJ也不希望別人為著他的事而不開心。

影片裏的講師提到一點令我挺當頭棒喝:就是不要為了對方受苦。一般來說我們會因為看到父母辛勞工作賺錢養家,作為子女便想把他們的重擔拿到自己身上,結果自己便變成跟他們一樣辛勞工作的人,好像頂替了他們位置那樣。(這些只是我的理解。)

寫這個系列的我,就是這樣雖然我沒發生像他那麼痛苦的事。

原來看到MJ我很痛苦,不是他傷害我那種討厭想推開他,而是心痛他受傷害的苦。

MJ不是應該很開心才對嗎?

也可以反過來說,MJ想別人看到他便會很心痛嗎?不是吧。

當我看這影片時,意識到我說「MJ很可憐、很痛苦」等等,似乎把我自己放得太高了。

難道他也想別人這樣看他嗎?不會吧?

我開始覺得對他用這些話也是一種傷害。

畸形的愛,也是傷害。

 

雖然不是在同一條影片,但我找到一個「解決方法」,或者可以說是更好的眼光去看他。

其實不是同一個題目,所以才不是在同一條影片。講師提出一點就是運用那個我們很敬愛的人的力量,去幫助和成就其他人。

不要覺得所有功勞都是自己的。昔日有人成就過我,現在我也該帶著相同的力量去成就別人。

我想,除了歌舞表演,這份力量,或者是愛,是MJ留給歌迷最大的遺產。MJ也會希望他不在的時候,人們是這樣銘記他,而不是他的經歷有多心酸。

雖然我沒有強到能幫助和成就別人,但我似乎能用新的眼光去看他了。

或者我至少可以用感謝的心去看他,感謝他的歌和舞、感謝他的藝術生命、感謝他的愛、感謝他給我帶來的影響。

副標題那句是形容我自己。我不想再用高姿態、MJ看來比我不幸的角度來看他了。

 

(我在這裏想談少許自己的領悟。我覺得很重要,很想告訴別人,但這些全部都只是我的看法和感受。

老實說,我是沒資格說吸引力法則和顯化,因為我離顯化到自己想要的還有一大段路也在學習中。但我十分喜歡講師說的「感受顯化實相」,而不是常說的「意識」。

也許很多人都知道,或者聽過很多人說最重要的「感覺」,也可以說是「感受」。其實很多時候我都覺得很抽象什麼想象得到時有什麼感覺。難道吃了一頓很好吃的自助餐會開心幾天、住到dream house會每天都high嗎?買了新手機會用,但不會每天對著它笑吧?

我比較接受「感受」這個詞語,就是對事物很直接的形容這餐廳環境很好、龍蝦和巧克力甜品很好吃、我跟家人吃得很開心,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這個房子有齊我想要的裝潢內容,很舒適方便;這手機我用著很順暢,拍照很清晰,等等。

看了這講師的一些影片,我發現對事物是怎樣想和形容就是「感受」很重要,因為好像說出來那樣,如何說、如何想、如何看法就是顯化的內容。

有時我們會說已經對對方態度改變了,為什麼關係還是老樣子?其實我們心裏還是討厭對方,對著他們還是不自控地在心裏罵、怨、詛咒等,只是表面很和善而已。當我們心裏依然在說、發出和感覺「討厭」、「不耐煩」、「厭倦」等,結果會吸引到什麼?不就是更多令人討厭、不耐煩、厭倦的人和事!對吸引力法則稍有認識的人都知道說話有能量、發出什麼能量便會收回什麼能量、感覺更是吸引力法則的關鍵!

我第一次感覺到「感受」這麼重要。我立刻回想到寫這個系列時,對MJ是什麼感受,我是怎樣想和形容他

我挺希望大家正視自己的感受。尤其在東方文化,往往重視大眾的感受,而忽略了個人。我不是叫大家像小孩或王子公主病那樣,只顧自己感受而不理公德,自我中心目中無人,一不如意便要生要死。講師另有一點很提醒我,就是做事做決定,不要是因為「恐懼」。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曾經基於別人的壓力、眼光期望、不做自己看起來很懶、因為身邊的人都這樣做無數諸如此類的原因去做自己根本不喜歡和不認同的事,然後一邊做心裏便一邊不爽、咒罵,然後便招惹下一個相同的事還不自知。

如果真的「感受創造實相」,我覺得每個人做、決定、面對、甚至看到某人事物時,不妨問問自己「我對這人事物是怎樣想的?有什麼感覺?要形容的話是怎樣?」,特別是「到底是不是因為恐懼而做?」我想起碼搞清這些想法,已經少了做錯決定和後悔的事,或者不會一邊做心裏一邊罵,招惹到下一件不喜歡的東西。

這些只是我粗淺的理解和愚見,不全代表講師的說法。我覺得看書、看影片、看電影等,每個人都有自己注意的地方、見解和演繹,尤其是看書,真的會每個人看到的內容和理解都不同。我也不一定完全明白和接收到講師或作者最確實的訊息。但我會用這一套去過我的生活。我會給我做的事、吃的東西、用的物品等有個好的感受,而令我感受不好的人事物,第一可避則避避不了盡量用個好感受去應對吧。

我最近好像常吼叫:「靠!又怎麼了!」最好要改掉吧)


2025年6月28日 星期六

澳門2025(9)

 

我本來忘了這裏到底是什麼地方,但一看到這隻獅子沒理由想不起吧!

花園內的花圃很是夢幻,顏色又鮮艷,只是有點看不懂內容是什麼。

美獅美高梅內有個很漂亮壯觀的室內花園。那個天幕很酷!


結果一去到,完全變了樣!叫我失望得要死!詳情我不在這裏寫了,我在《尋找Michael Jackson》系列會說,但這次給我很大的感受是「別愛得太遲」,世事轉變得很快,很多事情沒有下一次,所以不要再推搪、不要再找藉口,任何事趁可以的話便趕快去做,及時把握機會。

我非常慶幸十多年前在MJ珍品館下了這麼多照片真的把每個角落都把下來!也很深感受原來拍照有這些功用!不只為好玩,或者所謂的拍美照,也不是純粹記錄生活,而是留住事物,趁它們消失前保存下來。對我來說,拍照多了一層意義。(在這裏我誠意推介這些照片,因為珍品館已經是「名存實亡」,這些照片算是很完整地把珍品館保存下來了。我很希望人們能看到和感受到當時酒店方為了這個地方和MJ付出的心思和努力,以及多認識MJ)

 

我這次去澳門,完全離一般人認知的「旅行」差極遠,簡直去到「窮遊」甚至「電波」(大家有看過《電波少年》嗎?)的地步,但意義比以往的旅遊都深遠,我看到較地道、另一面的澳門。這次我沒法向大家介紹有什麼好玩好吃,但很想讓大家看到我的經歷和體會。

2025年6月24日 星期二

尋找Michael Jackson(53)

 

迷宮 — 完全被MJ迷住的地方


With love

 

之前我在其中一篇寫過除非證據確鑿MJ真有做過犯法的事,否則不能動搖我對他的愛,今天我要改寫這句句子:即使MJ證據確鑿犯了事,也不會動搖我對他的愛。

可能有人會問我為什麼現在才改,不在當篇改?因為我當時的確是這樣想,但過後我看過他那麼多新舊的資料,寫這系列每一篇文章都是一個反思,我發現自己不是用什麼世俗認定他有沒有罪來看他。我也不會說什麼「無論他有沒有罪都那麼愛他」、「人誰無過」等說法來形容。他是個怎樣的人,我便接受他是個怎樣的人。正如我之前也提過謝霆鋒的話,我到底喜歡MJ什麼?其實我就是喜歡他這個人罷了。如果要數算我實質喜歡他什麼,要這樣那樣才喜歡他,似乎很有條件,像擇偶,那我不如光去買他的唱片好了,這樣簡單得多。我說過做MJ迷和替他平反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雖然我這些文章對替他平反作用不大)

到今天我的指頭仍沒康復,寫文章是件很慢、不怎麼好受的事,但我還是很努力。

我不是想讚自己什麼的,也十分希望大家來看這系列文章不是因為我這nobody,而是因為MJ這個人,否則根本沒意義。(但希望大家關注我其他作品,多謝支持。)

我真的很難相信MJ是孌童癖,尤其是看了這麼多資料,完全沒法說服我。我看到的是一個很善良、充滿愛心、很純真的人。我真的覺得除非一個人的心死了,才看不見MJ的好。

 

這個系列全因為網上有一條我稱為「不應該」的影片出現了。

MJ一生有很多爭議無可否認,但那條影片美其名向他致敬,封面卻明顯地寫著「他真的是孌童犯嗎?」,很有誤導之嫌。

最好笑的是他們還說製作團隊中有MJ迷。怎可能有歌迷容忍這種字眼說自己的偶像?

即使MJ一生有很多爭議,孌童事件也是他人生中的污點,但要做標題封面,真有必要這樣嗎?我看過好些講述MJ的影片,即使中立,沒一個這樣子做標題封面。

如果只是one man band尚可解釋和原諒,只得一個腦袋真會很有限,錯了也不知,但那是一個團隊!多個腦袋、多雙眼也寫得出更好的吧。幾個腦袋和幾雙眼也寫成這樣,不值得原諒。(我本來想罵得更難聽。)

可能沒說團隊裏有歌迷還沒那麼生氣

 

我有一點想說明一下,這系列跟這段時期所寫的文章,都是在我手傷的期間寫,但未刊登,造成了時差,原因以後再說,因此我所寫的「當時」、「現在」等時間,是指我下筆的當下,而不是大家看的時候。可是我什麼時候寫關係不大。

我並不是像奧普拉所說「地點不重要,做過就行啦」,一來我只是個nobody,對比起MJ,實在不需要關注我,二來也許有人100年後才發現到我的文章,那什麼時候寫跟什麼時候看有什麼關係?我要說的話都傳遞到。反觀MJ那是個嚴厲的指控,豈可兒戲?一個不存在的地方怎麼有案件?或者一個人怎麼在不存在的地方犯事?不是全不合理嗎?

我今天看另一條講述MJ的影片時,講到MJ為補償童年和想得到安靜和私隱,於是建了夢幻莊園。有一瞬間我感覺到他其實是個無比真實的人,而不是人們口中的怪胎。把喜歡的物品放到家中有什麼不對?(男士們試試放棄愛車?)長大後把小時候想要的東西買回來有什麼奇怪?現在有足夠能力了!

有一刻我彷彿看見一個很開心的小孩在把自己的寶貝放進玩具箱裏。

這不才是很正常的事嗎?


2025年6月23日 星期一

澳門2025(8)

 

大堂裏有盞超大的玻璃管吊燈,讓我忍不住拍下來!從下面看像不像一群水母?

獅子在美獅美高梅隨處可見,果然是吉祥物。大家準備把錢讓它吸光...

美獅美高梅的自動售賣機裏,有很多獅子造型的玩偶。


說起我住的酒店,其實很普通。如果像我這次只是要睡、休息和洗澡,絕對能滿足,房價也很便宜,只要200多元。真住那些「歐洲人」,起碼過千。

我剛剛說過酒店沒有瓶裝水,雖然有水煲和自來水,但我不敢飲用,只好到街上一家平民超市買飲品。幸好有這家超市,不然連水也沒法喝。

說來奇怪,我在香港很容易覺得肚子餓,工作時會,連在家什麼都沒做也不時很想找東西吃,總覺得很餓、肚子很空很不舒服,但這次在澳門,因為沒地方坐,也想周圍看看,所以基本上一天到晚都在走路,卻不怎麼覺得餓。頭兩天我只是買了兩袋很大的麵包,分三餐吃,第三天即是最後一天,也只是吃從超市買來的麵包零食,所謂的正餐只在第二天晚上到大三巴附近吃,這時才真的覺得餓。

但水/飲品絕對不能沒有!不然早便死了!肚子餓沒那麼不舒服,沒東西喝才辛苦。

我是要喝很多水的人,一天到晚隨時都會呷一、兩口,否則便會覺得口很乾。因此我在超市先是拿了一瓶1.2公升的蒸餾水,再買了第二天要吃的麵包,結果用信用卡付錢時被告知要夠100元才可以,得再多買些東西。

想起自己很久都沒開「零食之夜」派對就是一邊看電視或玩遊戲機,一邊不停吃零食,今天決定放肆一下,花大錢買了很多很久沒吃的薯片糖果,結果還是不夠100元,我便再買了三瓶果汁。

我本來以為自己會很餓,畢竟晚飯也沒吃得太飽,我平時也喜歡在飯後找零食吃,今天應該能把這些東西吃掉!

結果我一點都沒吃!只開了一瓶果汁喝了一杯,我還特意看電視看到凌晨兩時,依然一點都不餓,可能晚飯後吃那杯抹茶雪糕太大了,跟海報上的照片完全不一樣,第一次看到照片跟實物的逆向反差。通常照片很大,實物卻很小,讓人覺得貨不對辦,這次是照片的雪糕細小,實物大得卻叫我幾乎吃不完。

即使我第二天早上很努力地把零食吃掉,因為不想背著走,飲品卻沒法喝完,結果背著好幾公升飲品走啊走,背到回香港。要錢買的東西我不會丟掉。

 

其實我今次去澳門,很重要的原因是重訪十六浦的MJ珍品館。大家看過我的《尋找Michael Jackson》系列的照片日期也知道,我上次去已經是十多年前(其實我每次去澳門都是為了去MJ珍品館)。上次去的時候因為沒有錢,沒買下副水晶手套造型的耳環,現在很想去買回來,順道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