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澳門2025(2)

 

這裏我忘了是什麼...威尼斯人的入口嗎?我只是覺得這些牆的雕塑很漂亮。

澳門很多西化建築,突然看到這麼中式的!很像已經沉沒了的珍寶海鮮舫。

前面卻有這麼一輛可愛的粉紅巴士!但這是裝飾品,不能乘搭。


以前到澳門,一定是坐船,要提早訂船票,挺麻煩。加上碼頭離我家其實很遠很不方便,這也是很少去的其中一個原因。記得有次旅程結束後我肚子很痛,下了船還要撐一大段車程才能回到家!

這次我出發時已經是傍晚,要買船票可能很麻煩,於是上網搜尋,原來可以坐車經港珠澳大橋過去!

也不用提早訂票,唯一缺點是只得一個站在機場那邊,很遠,車費也不便宜。

以前坐船我都會買來回票,省卻麻煩嘛;而我其實不怎麼喜歡坐船。我很怕搖搖晃晃的感覺!開船後挺穩定我不害怕,但未開船時在等會搖,或者風浪大時被拋了一下,感覺挺不好,不過要坐的話我不會抗拒。

這是我第一次經陸路過去,也是第一次使用港珠澳大橋。

另一個我很少去的原因是交通費。船票來回要200多元還是十多年前,現在不知多少。我猜坐巴士也不惶多讓。所以我說與其擔心危險,不知擔心自己口袋有沒有錢。

結果坐金巴只要65元!很是便宜!

坐船船程要一個多小時。沒想到坐巴士頂多一個小時!我本來想打打瞌睡

現在的世界真的不同了。

 

這次我來到澳門,逛了很多個賭場,前所未有。但真的只是「逛」,完全沒下注,一來其實我很搞不清賭法(也不想學),這次我試過望望人們怎樣賭,完全不明白;二來我深知道賭跟毒一樣,一旦接觸了便很容易泥足深陷。很多賭鬼一開始真的是賭鬼嗎?他們誓言旦旦「這次是最後一次賭了!」有多少次是真?真有人能靠賭翻身和發財嗎?所有人都知道事實。我自己其實不是很有定力的人;三來即使玩最簡單的角子老虎機,贏了賭場真的會賠錢嗎?報章上不時有報道很多人拉贏了,賭場卻以「機器故障」為理由拒賠,這樣玩有什麼意義?四來我最近的運很差,試過摸機器會壞、明明很容易打開的蓋子卻打不開還是把錢省下來買雪糕好了,起碼保證有得吃。

以前我來澳門都是與人同行。他們來到酒店說想去賭場玩兩手,即使我不賭也不會同去,寧願回房間看電視。其實我不喜歡賭錢、紙醉金迷的感覺,也覺得賭場人流很複雜,我這隻小羔羊很容易被宰。

但這次我決定去見識一下。以前有一段時間好像經濟環境不好,賭場有叉燒飯派,又傳言有免費咖啡或茶,我很想知道是不是真的!

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尋找Michael Jackson(49.3)

 

我覺得時空隧道設計得很聰明和有心思,因為是牆壁被間成三角八角,所以會貼上適合形狀的照片,不放過MJ每個姿態。



書(3)


還有那些前保安女傭,一時說看到MJ跟男童一起澡、一時說什麼替MJ毀滅掉私人浴室裏的男童裸照等。作者反駁得好,毀滅一張裸照自己不會做嗎?怎麼要特意找人來做?

更有些傭人之前說沒看到MJ有不正當舉動,後來卻反口,原因是「現在才覺得不安」。那為什麼不直接去報警?

我最後在看Netflix一齣有關邪教領袖的影片,其中一集講日本奧姆真理教的教主麻原彰晃。話說有個信徒修練時死掉,教主指示教裏的信親處理屍體。其中一個親信覺得很可怕,也可能覺得這樣不對吧,於是想報警。

死掉的教徒又不是被殺或刻意被弄死,我覺得有點是意外但別人看到是什麼反應是想報警!而不是向教主要賠償,或者向錢的方面想!

可是MJ的前員工呢?就只想索償、或者買出自己的故事賺錢!

有幫助售賣這些故事的人說根本不在意內容的真假、MJ是否清白,只在乎故事賣出後能收到傭金!其實傳媒也一樣,書中多次寫到只要有人說是真的便夠,哪管真相是什麼?

我有時很想問:到底我們平時都看了些什麼?我們的思想和知道的事是不是被控制住?我們是否也不在乎真相是什麼了?

第二是檢方對MJ很窮追猛打!我記憶中書裏寫已搜查過MJ的家4次,也找不到任何犯罪證據;得不到原告繼續指證,卻遲遲不肯結束刑事調查,就因為MJ是名人嗎?

第三看著挺心痛,很記得有人說MJ那段澄清聲明,就是他身穿紅衣、有點不修邊幅,拍到差點哭出來的影片是假的,MJ是演出來的。

我心想,這人是什麼肢體語言專家、FBI的什麼讀人專家等嗎?憑什麼說MJ是演的?有證據嗎?還是有什麼權威支持?都沒有的話就只是他個人覺得?「覺得」就是真的?

第四,之前提過有紀錄片說Will Smith一年被人控告15次、MJ一生的官司至少1500宗,我最初還以為是誇張,很是懷疑,但書裏很多地方都提及他被告。罪名不太記得了,但都是為錢啦。我看過那麼多資料印象中,沒有原告/受害者為任何事報過警。

原來他一生中有過那麼多官司,實在不足為奇。

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澳門2025(1)

 

我覺得這道橋有點特別,可惜車子在動拍不清。

介紹一下我的新相機吧,是casio ex-fr100,可以把鏡頭拆下來,拍攝特別角度的相機。我買了個二手貨。雖然這個不是用特別角度拍,只是拍車在開動時的情,但不知為何我很喜歡這種很有動感,有點朦朧,光都連在一起的照片。

我到達澳門,已經是晚上。一離開離境大堂便是坐「發財車」的地方。


前幾天我去了澳門。

我今次去得相當倉促,根本就是說走便走,也本來完全沒有打算去;看完赤銅武士飾物展覽後,因為不想回家,所以就動身去了。

我有時挺欣賞和和訝異自己的行動力。如果不想做的話,找一列火車來拉,甚至打死我,我也可以紋風不動,但如果我想做只花一秒便會動身,也不會去想接下來會怎樣、有沒有危險等。

很多人不會也不能一個人出遊,但我完全沒問題!只要那個地方不危險便行。澳門在香港旁邊,能有什麼事?如果會危險,下樓買個麵包也會出事。雖然我心裏有很多恐懼,但對這方面真沒什麼害怕,真是胸口掛個「勇」字便出發。(其實與其擔心危險,不如擔心一下自己沒有錢。有錢便有天下,有錢不難成事。)

澳門離香港這麼近,但我去那裏的次數是一隻手的手指便能數完。以前人們短線旅遊、週末想放鬆一下都會去那裏,但現在換成北上消費。我和我家的人真的很少出遊。

我這次目的也不是為旅遊來玩。我完全沒有計劃行程,房間也是在當地才訂。我只是想來逛逛,以及重臨闊別已久的十六蒲MJ珍品館。

因此我這篇文章不會介紹自己吃喝玩樂,而事實上這趟旅程不算舒服,但我覺得是個全新而特別的體驗。趁我現在還沒那麼老,尚能捱到一點苦,便捱一下吧。

我想在這篇文章說一下這次看到的澳門,因為我今次真的不算是來旅遊,吃喝住都很簡陋,所以看到和體驗到的都不算一般旅行所能接觸的。

 

我以前從來都不知道澳門到底有多大,幾年前才知道只得66萬人,跟香港差不多800萬人天壤之別。香港隨便找個區,人也比他們多!(所以香港真的擠迫。)後來有次看一條影片介紹原來澳門只得半個荃灣那麼大!當下覺得「一直以來都不覺得澳門這麼小」和「一直都不覺得荃灣這麼大」!

我這次坐車,例如從上葡京那邊到舊城區,就是大三巴那邊也坐了很久。(大家都知道澳門由澳門半島和氹仔、路環組成,所以從一邊到另一邊必須跨海。原諒我完全分不清位置和名稱,只能用建築物的位置和景物說明。)澳門很細小嗎?真不知感覺不到!

20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尋找Michael Jackson(49.2)

 

走著便到了MJ另一個時期。


1994出版,作者是Campbell, Liza D,內容圍繞MJ1993年至1994年事業最如日方中的時候,發生了第一宗小童官司,令他的事業和人生急轉直下。

這本書其實有售,但我是下載回來的。我是看他抄襲官司時發現的。

我不能詳細介紹內容。這本書我花了很長時間和很多精神「力戰」,看到我一度想吐和放棄!因為滿難懂如果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應該會明白些繼而看得順暢些,可惜我不是。不是生字難懂而是句型很複雜,不過給西人看的英文書就是這樣。

有時我很欣慰和感動,也很感激其實很多人為了MJ的清白而努力,很有心。

這本書也是其中一本。

也可想而知這本書完全不受出版界和傳媒歡迎和重視。我敢說根本大部份人都沒聽過這本書,我也是現在才知道。

MJ平反是件很吃力不討好、很費心力的事,但很多人還是義無反顧,花時間、精力甚至錢去做,每當我看到這些人總是覺得很欽佩。當中很多都只是歌迷,跟MJ非親非故,但仍然很努力。

這本書其實挺「有趣」,開始時寫MJ1993Superbowl史無前例的表現、橫掃各頒獎禮的獎項、人生各方面都到達新高度,約年中的時候第一宗小童官司像炸彈無聲、無預警地摧毀了他的事業和人生,對比超大。

儘管大部份普通市民相信他清白、他的唱片銷和演唱會人數沒有減少、很多跟MJ相處過的男童全都說沒被侵犯過、警方檢方找不到一絲證據等,他還是被百事解約、《Dangeroustour被迫草草收場(不一定全跟百事解約的事有關,他當時也因為官司爆發導致健康出問題)、傳媒不斷報道負面及不實的消息,甚至付錢叫人作假資料、警方檢方不斷推遲案件調查結束期限等。

說說我的讀後感吧。首先我會說,一直以來我看很多資料說MJ本來不是打算付錢息事寧人,而是打官司到底,但他身邊的人為著自己的利益不贊同,慫恿他付錢了事,這方面我在書裏沒看到,或者說我看不到,但他的律師團隊只是為自己利益--就是透過這案件令自己出名,亂成一團倒有記載。

但要注意這本書並不像《誰》講明資料全是法律文件,我不會說完全不可信,卻也不能盡信。可是能從另一個角度去知道MJ當時所經歷的事也是好的。我覺得有時不是聚焦於「事」,而是從而知道那個環境如何影響他。

書裏除了他從天堂掉到谷底的強烈對比,有好些地方我也挺有印象。

第一就是那些傳媒真的很可惡!付錢去叫MJ的前僱員、接觸過的小孩及家長故事來抹黑MJ!還有一切相關的種種。有時就主持人、什麼專家、還有一些有的沒的人一起討論MJ有沒有罪、有沒有做過這些事,我覺得很噁心!他有沒有罪,就靠這種人討論嗎?

2025年4月12日 星期六

尋找Michael Jackson(49.1)

 

時光隧道內就是很多不同形狀大小的切面,貼著MJ各式各樣的照片。


書(1)


之前也有一篇介紹了關於MJ的書,但那些是我買的,現在說一些不是買的。

書這表現及藝術形式,應該是MJ最少使用,就官方而言只得兩本,更傳言其中一本是代筆。

而不是他寫的卻有一堆,像訪問一樣,就是別人在談論他,而他從來都不在。

我居然在香港的英文線上圖書館找到好幾本提及他的書!真是出乎意料!輸入他的名字便找到。

我不會提及和介紹有什麼書,一來書目經常改變,二來我只看了一本,其他的不知道內容,掛羊頭賣狗肉也說不定。如果要看過這堆書才能寫這篇文章,應該要一年但我會看,卻不會分享,除非很好看、很有價值、或者觸動我。我寫這篇只是想說原來有很多關於他的書。

但我也分享唯一看過那本吧,就是MJ的生平事跡,很簡單很短,適合中學生看。青少年想以書迅速認識MJ是很不錯的一本。內容算是全面而中肯。

但我有點納悶把一個名人的生平簡單總結一下便可以成書但總比寫他的負面消息和謊言好。

(在這裏我很想說一下能掃電子產品螢光幕的掃譯筆。我不知道市面上的掃譯筆是否全都能掃電子產品螢光幕,因為書的反光跟螢光幕不同,而我很需要能掃螢光幕的。

很多人應該不明白為什麼要特意掃螢光幕,甚至會覺得多餘。

可是我一直都很支持電子書。我常覺得付錢買書不是問題,存放和攜帶才是問題。因此可以的話我都會選電子書。

而用電子產品看英文書是個很大的難題,一定會遇到不明白的生字。有人說電子產品內置查生字功能,或者有app,但有些內置使用不方便,有些圖書app也用不到,總之很麻煩。

我在這裏不是要介紹產品,而是很開心現在能心所慾地看英文書了!我真的有很多英文書想看!)

 

有一本書我很想分享一下:《Michael Jackson The King of Pop’s darkest hour》。



2025年4月9日 星期三

尋找Michael Jackson(48)

 

時光隧道感覺很科幻。MJ的每個時期都用這種藍光燈槽分隔和顯示,牆上則是MJ該時期的照片。



感想雜記

 

有些感覺很想寫,卻寫不成一篇,字數太少,就放在同一篇吧。

 

最近我在看一本MJ的書和《This is it》附錄訪問。書會遲些才介紹,而《This is it》附錄訪問收錄在DVD套裝裏,有和音、伴舞、服裝和舞台設等工作人員的訪問。

This is it》的正片我暫時不想看,太難過了,都只看附錄。

以往他的演唱會都沒有這些訪問和花絮。有說是MJ不太想讓人看到,因為覺得像魔術那樣,看到幕後的操作就不好看了。

看到所有人員都那麼用心,希望演唱會辦得有聲有色,我想尤其是MJ

 

Badtour本來計劃在香港舉行,後來日期更改了卻跟馬季撞了期,只好取消;原來《Dangeroustour也打算過來香港舉行,結果又跟馬季撞期,再一次取消了。我作為香港人當然覺得非常可惜,雖然他來過旅遊,但舉行演唱會始終是不同的;能成為他演唱會的其中一站也是種光榮,也是香港一大盛事。

其實得知這種事我不只很可惜,是大歎了口氣兩次計劃皆不能成行!香港居然如此無福

現在我看了這麼多資料,忽然很希望眼前關於他的全部都是虛構,只是一個故事,或者某平行時空的壞版本。實情是他的《Dangeroustour地舉行,一如計劃地來了香港,成為了一時佳話和我們的集體回憶。即使他選擇了退休隱居,但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開心地生活。世人對他的印象和評價都相當正面。他是最偉大的藝人、永遠的流行曲之王、和為人稱頌的慈善家。

眼前這個版本實在太差,對他太殘忍了。

或者《This is it》至少開得成一場。

 

沒想到現在也有機會看到他以前的演出。我指的不是他小時候的影片,而是他還不到20歲時的演出。當時他跟所有兄弟姐妹一起在電視台的節目中表演。

他在自傳中提過並不喜歡,因為久而久之觀眾便會忘記他們是歌手,而是電視節目的搞笑人物,太常露臉觀眾看得多也會膩。他是為了家人而做。

但現在我反而慶幸他做了這些演出,否則便不能看到他其他表演。他演小品是另一個模樣!非常可愛!他沒興趣也不會再演這些了,所以相當難得。

不得不提他跳舞好看極了!節目裏大部份是舞蹈,小品劇只得很少。

他跳得好人盡皆知,我好像在說廢話,但他在節目裏跳的跟見慣的不同,多是踢躂舞,也有很多團體舞,像歌舞劇,對我來說很耳目一新。一大群人一同跳舞,他真的是跳得最好看那個,尤其是轉圈,很乾脆利落。

從以前我便研究了很久他是我見過唯一一個拿著有線麥克風轉圈而沒絆倒的人!我瞪大眼研究了很久,都不明白怎麼做得到連電線也不會纏在一起!

我不懂跳舞,節奏會亂,手腳也不調。聽過懂得跳的人說MJ的節拍拿揑得很精準,動作強而有力,編舞和台風更是一絕,一看便知道是他,只模仿卻不能複製和超越。

我看不出這麼多,只單純感覺到他跳出來有分別,同一個動作他就是做得比別人好看。

那個電視節目讓我看到他跳不同的舞,更感受到他的「舞功」。他不是只會跳某類舞、不是跳某類舞才好看。

我不知道那個節目對他的舞技和風格有沒有影響。我覺得如果有的話,他參與演出也沒有他說得那麼負面。他是很難得少數跳各種舞蹈都好看的人。看過他跳便不想看其他人了。

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尋找Michael Jackson(47)

 

時空隧道的入口,自然是他小時候跟家人的照片。不知為何,即使他們一眾人,從以前開始我便只會看MJ一人。


病態社會(3)


現在當我想起她跟MJ的訪問,很是噁心。第一,作為資深傳媒人查清楚事情才說是最最基本的功課了吧,連我這nobody都不敢怠慢和鬆懈了;第二,當年她訪問MJ的時候,一點都觀察不到MJ是個怎樣的人嗎?一點都觀察不到夢幻莊園的氛圍和情況嗎?我告訴大家,我本來以為這訪問跟普通的差不多,約定時間便進行吧。但我看過一條影片,就是她和拍攝團隊在不同日子先來做設置和綵排。

這個訪問其實沒什麼特別,就是問答,最難的部份就是MJ表演跳舞,但要綵排的應該是MJ。我很吃驚這個普通得很、特效全無的訪問要做這麼多設置,電線拉到滿地都是。

在這麼長時間裏,真沒看或感受到一點這個家是怎樣的嗎?一個地方有沒有古怪會感受得到;來了這麼多次和留了這麼久,多少都會觀察到什麼吧。

但我覺得起碼查查資料才說話。

 

我覺得不只地球病了,社會也病了。

我一直都不敢說很大的大話,只會例如偷吃了我媽的食物不認而已(可能她早已發現但沒拆穿我)。我始終覺得一定會有人知道。人畢竟是人,不能創造出滴水不漏的計劃,因為人自己本身便不完美,創造的東西怎麼會天衣無縫?就算是犯罪高手,也會有比其更高明的金田一。

我很怕像這兩個人,所講所做的逐點被人擊破。不但我自己覺得難看,別人也會從此不再相信我。猶太經典《塔木德》說道,一個人的誠信一旦破壞了,無論做什麼、付出多少努力也無濟於事,除此之外什麼都可以補救。我把這番話記在心中。

但現在的人似乎不是這樣想。

我很好奇此二人真的不知道好些法庭文件能證明他們說謊嗎?加上現在的網民很神通廣大,查得出連當事人都不知道的事!而他們有些事,一去查便立即知道是假的。

被人查到是假的,他們便修改說過的話,或者搬龍門。

這種紀錄片還能得獎,實在匪夷所思!

有人評論奧普拉跟他們的訪問只是由受害者訪問受害者,讓人覺得很有感染力和說服力,但無視了最重要的一環:真相。

近年#metoo運動興起,我很支持。我也不想看到有人濫用職權、地位、身份、或者任何理由性侵別人。我覺得這種犯人很可恥。受害者也不用覺得害怕、自責和羞恥。錯的是犯人。

但現在好像只要說自己是受害者,便無條件得到同情,甚至是一塊「免死金牌」,而不站在受害者那邊的人便成了犯人的共犯不但要被指責,還要無端被情緒勒索。